作者:0发布日期:2014-10-20点击:4768
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如果没有ICU,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在六安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由20多位医护人员组成的重症救护团队随时待命,面对最危重、最复杂、最凶险的病人,用精湛的技术、超强的耐心、完美的协作,帮助重症病人度过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昨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六安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门前,穿上蓝色消毒服,套上鞋套、戴上口罩、头罩,全副武装方被允许进入。大门缓缓打开,这里非常安静,大多数病人都处在镇静或昏迷状态,整个区域显得非常安静。“我们这里分为非感染区和感染区,有10张病床,医护人员共有20名。”在该科副主任黄慧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每名病人都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负责,病床边有各种生命体征监视设备。当班的医护人员忙碌有序,查房、翻身、擦身……床边监护设备一旦显示出微小变化,他们会当即快速反应,及时施治。
上午9时30分,一名心肌梗塞病人被紧急送至抢救。
医生碰头,根据已掌握的病情商讨治疗方案;护士准备病床、心电监护仪、血氧监护仪等设备,确保万无一失。
“病人口唇紫绀,呼吸全无,现进行气管插管和心脏按压。”
“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立刻准备电除颤。”
气管插管,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仪设备运转……一道道抢救程序繁琐而复杂,但操作却是有条不紊。经过30分钟的紧急处置过后,病人血压开始上升,心率得以逐渐恢复,病情趋于稳定。
“这样的抢救场景,基本上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黄慧告诉记者,ICU主要收治病情危重的病人,一般都是在其他科室病情无法控制、循环衰竭、中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危重症病人等。进入ICU,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医护人员要做的工作,就是和“死神”作斗争,争分夺秒把病人拉出“鬼门关”。
“ICU是体现医院抢救水平的平台,这里的患者病情危重,而且病情种类多、变化快,治疗、用药、各监护参数的分析、安全管理等等任何一环都不能有细小的疏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ICU的医护人员必须是多面手,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始终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和操作规程,勤于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最大限度避免误诊误治。”黄慧告诉记者,该科从医生到护士,自主学习意识很强,在工作之余,大家会不断为自身“充电”,通过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科业务讲座等不同形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专科知识和抢救诊疗技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中毒及危重病人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在ICU十分常见,若不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死亡率极高。为此,该科选派专人去到省外知名医院进修,于2013年将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应用实施,使得对危重病患的抢救上又添了一件新“武器”。
2012年,该科在原有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针对无外伤的心脏骤停急救,实施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心肺复苏术,提高了此类急救的成功率。据悉,这一创新还被作为科研课题,先后刊登在《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以及国际级学术刊物《美国急诊医学杂志》上。
ICU的病患都没有家人陪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全天候守护。据黄慧介绍,该科的医护人员每天24小时轮班,为病人翻身、拍背、吸痰、鼻饲、心电监护、生命体征记录、病情观察、大量的基础护理……可以说从进入ICU那一刻直到病人转出,ICU人一分钟都不敢懈怠。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操作,付出了多少ICU人的汗水,每一个病人的微笑,凝聚了多少ICU人的艰辛。
由于ICU经常是超负荷运转,病人发病不分时间地点,相应的,作为ICU的医护人员们,犹如一支“特种部队”,不管是在子夜甜美的梦乡里,或一家人团聚的餐桌上,还是在享受天伦之乐的余暇里,只要一个号令,ICU人一个个义无反顾,直奔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虽然很辛苦,但是从来没人因为太苦太累而抱怨过一句,因为大家都明白自己肩上扛起的那份责任与重担,我们不能也放不下那些在生死边缘痛苦挣扎的病人。”黄慧说道。
六安市立医院ICU,像一个高速运转的车轮,奔驰在生命的最前线,ICU人的无私与奉献,使多少垂危的生命重还人生之路。ICU人的沉着与勇敢,重燃了多少黯淡的生命之光。ICU的不懈与执着,唤回了多少远去的希望……他们用双手,拦住了死神的脚步,营造了生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