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0发布日期:2014-08-01点击:6020
说到医学影像,很多人会觉得神秘莫测。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医学影像诊断具有微创、检查方便、图像直观、实时动态等优势,决定着下一步的治疗方向。六安市立医院医学影像科自成立以来,凭借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不懈努力,从纷繁复杂的生命体征中褪去疾病外部的假象,为患者做出最精准的诊断。
今年5月底,市民刘女士在六安市立医院体检时经CT检查发现,肝内有一8×7厘米的肿物,仅凭影像资料无法排除肝脏囊腺癌的可能,必须进行病例分析诊断。该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袁家长在64排128层CT引导下,为刘女士进行了肝内肿物穿刺活检:从检查确定肿物位置和大小,到局部麻醉,再到穿刺针刺入肿物中心,进而抽出组织,仅用了15分钟,患者几乎没有感觉到任何痛苦。经病理证实,患者肝内肿物是肝脓肿,从而为患者摘掉了晚期肝癌的帽子。再经过3次穿刺抽脓后,患者已经完全康复。
“医学影像就是医生的眼睛,可以引导我们找到病灶,进行诊断治疗!”谈及医学影像在医疗上的运用,袁家长表示,但业外人士看来,这只是医学上一种辅助检查的方式,事实上,现在的医学影像已经可以参与很多疾病的诊断以及介入治疗。该院医学影像科从一个只能承担拍片、透视任务的“X光室”不断发展,先后引进了CT、DSA(介入设备)、MR(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发展成为从二维平面诊断到三维及四维成像,影像诊断到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现代化影像科室。
“目前,我们科能够开展包括普通X线摄片、CT、MRI、DSA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放射影像检查。像是多期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肝癌的CT和MR成像的比较性研究、骨关节的影像学诊断,以及磁共振的弥散成像、脑功能成像等都能够熟练运用。”袁家长告诉记者,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该科还引入介入放射学技术,相继开展非血管器官管道狭窄的再通、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栓塞治疗等精尖技术。其中,2012年率先在我市独立开展的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至今已有30余例病患受益。
伴随着现代医学、生物工程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在医学影像设备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容小觑。“小到病床旁的X线机,大到1.5T超导磁共振、大型DSA机,我们科室目前拥有的医学影像设备在医院医疗设备的比重几乎达半壁江山。”袁家长说道。
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全新的挑战。对于“医学影像科医师”的身份,袁家长有自己的理解:“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有效的治疗;诊断错了,治疗出错,后果不堪设想。”据介绍,该科的医务人员都是持“双证”上岗的,除了必备执业医师资格证外,还必须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而这个证5年就要重新培训、考试,更换一次。不仅如此,该科还定期选派骨干医师去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科内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病案探讨、专家讲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高精尖的硬件设施和卓然独步的技术实力,不仅帮助医生及时发现以前通过其他常规手段无法发现的早期病灶,而且大幅提高了对一些疑难病症的确诊率。据悉,目前该科全年接诊的特殊检查部位和疑难检查病例可达93000例,检查结果临床满意。